close




     紫色的憂鬱



 


 


     櫃子裡依然躺著一對雙胞胎的學習檔案,一直以為有一天他們會回來,那時候


『休息』的檔案就會『復活』!  兩個學期快過了,心裡抱著些許的遺憾,就是不忍


拋棄它們。


 


     初見小樂、小平,是在他們小二的時候;一對長的極為相似的雙胞兄弟,要我每次


都叫對名字著實有點困難! 他們的身體,論身高、體重,狀況都不錯;經過幾次


面對面的接觸,卻發現弟弟小平非常的依賴媽媽,讓我覺得他的情緒仍停留在「貝比」


的階段,哥哥的學習狀況比較好,有時也會被『傳染』。


 


     上了小三,課業有些落差的小平無法適應讀「整天」的學校生活,每天早上都躲在


棉被裡頭裝睡。 聽過國中生因為課業跟不上而害怕上學的例子,聽過幼兒頭次上幼稚


園哭得死去活來的案子,這回碰到的是拒上小三的孩子。 如果時光回到幼兒時期,


及早發現孩子的症狀,及早治療,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小二的時候,學校裡上英文課時,小平的頭總是低低的垂著;去年暑假併學英文,


才不到三個月的工夫,打好自然發音的基礎,最令人驚訝的是學校的英文課,


老師反應他的頭是抬起來的。我心裡暗忖,才學到第二本教材,學力存款足夠


應付嗎? 還有,他老是搞不懂乘法的應用問題...。


 


     偶而我會撥個電話了解一下孩子的狀況。 小平的媽媽在89年8月15日生產,雙胞胎


提早一個多月出世,這對早產兒在不知不覺中就提早入了小學,沒有發覺當時孩子


的身心尚未準備好。 雙胞胎本來就比較不好帶,上面還有一個姊姊,加上阿媽身患


躁鬱症,阿公有一陣子也生病,小平的媽恨不得多長幾隻手,孩子常常沒有安全感。 


 經市療醫生的診斷,小平患的是「拒學症」。


 


     慈濟的阿姨有時會來接他上學,學校的老師瞭解狀況後也能多方面配合,聽說校長


也能體會這種狀況,加上市療精神科醫生較專業的治療,小平的媽媽似乎在尋求支援


中看見了一道曙光。


 


     這個案例讓我連想到芬蘭的教育,重視的是「把每個孩子帶起來」,由其是遲緩


過動、早產或身心尚未成熟的孩子,在幼稚園多爭取一年的緩衝,可以幫助孩子


開發智力,學習控治情緒或做相關的治療。 在此呼籲早產兒媽媽千萬不要因為


忽略孩子的「出生日期」,而讓小朋友提早進入小一,希望有困難的小朋友能多


準備一年,再快快樂樂的去上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鍾老師 的頭像
    小鍾老師

    小鍾老師的窩

    小鍾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